关于源升河
YUAN SHENG HE
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关于源升河 > 企业文化
企业文化
HEILONGJIANG YUANSHENGHE GROUP

黑龙江源升河集团是由一个只有十来人的小酒作坊传承发展而来的,具有130余年的历史。


庆安曾是“肃慎”人称为“女真人”(满族)最主要的一支——叶赫那拉氏先祖的发源地。西周时期,这里被划入神州赤县的版图,女真人的祖先受到周天子册封。公元1115年,这里归属于大金国,公元1125年,金国被元帝国所灭,此地属辽阳行省开元路。历史几经沧桑,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游猎生活。直到清同治二年(1863年),清朝废除“禁关令”后,山东、河北等地大批移民开始来黑龙江开荒种地,才带来了中原文化和技艺,使本地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,绽放出新的文化奇葩。女真人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,他们利用“橡子果”、“山里红”、“地薯”等野生山果和薯类酿制土酒,逐步形成“自成体系”制酒方法。“女真人”爱酒、崇尚酒,形成塞北独特的“酒文化”。

上述种种情况,都成为“源升河”孕育和诞生的自然、地理、人文、技艺、原料等先决条件。

1878年(清光绪4年),山东省章丘县人王盛源举家迁至黑龙江省庆安县(时称于清窝铺),他一眼就相中源升河(现称格木克河)北岸的一块“风水宝地”,他就在这里安家落户。同年6月在这里建起“天增源烧锅”(不久改为“源升河烧锅”)。他凭借着在江南学到的制酒工艺,又与塞北女真族制酒方法相结合,在原料选用上,在野果、高粱、玉米、谷子的基础上,又加入稻谷(亦可用瘪稻子、碎大米)入料,烧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“源升河大米酒”。源升河大米酒逐渐被塞北居民所接受和青睐,“源升河烧锅”名气和影响也越来越大。

“源升河烧锅”始建之初,王盛源担任“大掌柜”(东家)之职,同时又是直接烧酒的“大锅头”(烧酒大师傅)。下面依次是:“二锅头”(烧酒二师傅),“糟腿子”(烧酒工),“火头军”(烧火工)。共有烧酒工人员8人,没有脱产的纯粹管理者。时有酒坊4间,曲房2间,窖排4个。日下料1斛(约225斤),可产白酒100多斤。

“源升河烧锅酒”由于配料独特,工艺神奇,所产大米酒酒体清澈纯净,口味丰满、甘甜醇厚,逐渐成了黑龙江、内蒙古、吉林等地居民的“抢手货”,白酒供不应求。1886年,46岁的王盛源对烧锅进行扩建。酒坊达到6间房,曲房3间,窖排达8个,日下料2斛(约450斤),日产白酒200多斤,产量比过去翻一翻。

1895年(清光绪21年),王盛源因积劳成疾去世,王凤德(王盛源之子)接任“源升河烧锅”掌柜之职,1896年王凤德对“源升河烧锅”进行第二次扩产。日下料达3斛(约700斤),出酒350斤左右。人员达15人,酒坊和酒库10间,王凤德当“源升河”大掌柜期间,对制酒工艺有所创新。

1930年(民国19年),王凤德因年迈(时年60岁)和身体状况离开“源升河”大掌柜之职,在家颐养天年。其子王熙和接任“大掌柜”职务。王熙和上任后,重点抓好三件事,一是内部增设账房先生一人,负责记账和保管酒库及原料库;二是扩大生产能力,日下料达到5斛(约1100斤),日产酒600余斤;三是在全面继承“源升河”酿酒工艺的基础上,对生产工艺又有创新,使出酒率有所提高。

伪满时期,由于日军入侵,县内工业惨遭破坏,酒业更是萧条,特别是“源升河”遭到了灭顶之灾。1940年(伪康德7年)正月,日本军队进驻“源升河烧锅”,酒坊、库房、账房都被日本军人住满,迫使“源升河烧锅”停产。同年九月(农历)日本军队受命调走,撤出“源升河烧锅”,日本“商人”(移民)勾结政界人员,以源升河为“撂荒”厂址为由占为己有,改名为“大众制酒厂”。并协迫王熙和“入股”,王熙和为全体酒工生计,只能以“股东”身份组织酒工生产劳作。日本人实质掌握“源升河烧锅”的生产经营等一切权力,王熙和和酒工只能得到微薄的一点薪水,根本没得到一点股金红利。

1945年(伪康德12年)8月15日光复(抗战胜利),同年11月16日至23日,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派员来庆安接收政权,成立了中共庆安县工作委员会,以此标志庆安县解放。解放后,1946年6月,庆安县政府接收了日伪财产——“大众制酒厂(源升河烧锅)”,1947年改为地方国营庆安制酒厂。厂房面积950平方米,职工47人,主要生产白酒,五加参酒,三鞭酒,年产量200吨。

1958年,庆安、铁力两县合并后,原铁力虎骨酒厂并入庆安制酒厂。工厂职工增加到111人,固定资产13.5万元,年生产白酒234吨,完成工业总产值39.8万元,实现利润6万元。1964年工厂有职工106人,固定资产34.4万元,年生产白酒368吨,比1958年增长57.3%,完成工业总产值47.5万元,比1958年增长19.3%,实现利润24.8万元,是1958年的4倍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由于企业规章制度与正常的生活秩序遭到破坏,产品产量大幅度下降,造成企业严重亏损。仅1976年,工厂亏损就达10万余元。

1978年以后,制酒厂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,进行了整顿和一系列的改革,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。1985年酒厂厂房建筑面积为9000多平方米,职工发展到222人,其中科技人员8人,占总人数的3.6%,固定资产为95.7万元,主要设备有61台(套),年生产白酒1401吨,产品销售收入为300万元,工厂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,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500吨,产品品种有12个,其中,具有滋补健身及疗效作用的五加鞭酒,已销全国十多个省市。1979年至1985年,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22万元,共向国家上缴利税470万元。

党的改革开放政策,给我国的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生机。特别是工业体制改革,使企业走向新的康庄大路。1992年工业体制改革的春风也吹拂到庆安工业企业这块静土,1992年庆安工业企业也开始向私企过渡进行试点工作,兰建有做为这个时代的青年、源升河制酒工艺的第五代传人,他以睿智的眼光感觉到时代潮流的到来,感觉到自己在改革浪潮中应肩负的历史使命。同年6月兰建有在其师傅王文清的协助下,全面恢复老字号:“庆安源升河制酒厂”。兰建有接任厂长之职,从此“源升河”这块金牌,在庆安这块寒地黑土上,又大放光彩。

庆安源升河制酒厂在兰建有的带领下,坚持遵循“以科技为先导,以质量求生存,以信誉求发展”的经营理念,在全面继承源升河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。对生产工艺又进行大胆创新,使产品不断提档升级,企业不断发展壮大,经过几年的拼搏,庆安源升河制酒厂已发展成为我省制酒行业中令人瞩目的企业。

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,源升河制酒厂破茧成蝶,于2000年6月19日成立“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”。

版权所有:黑龙江省庆安源升河酿酒有限责任公司

黑ICP备14000295号-1

浏览量:1150368